找到90条结果,用时0.112s
  • 温阳化饮

    拼音:wēnyánghuàyǐn英文:warmingyangforresolvingfluidretentio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温阳化饮为治法。指用性味辛温,具有温阳化饮作用的方药治疗阳虚饮停证的治法。

    词条中医学;中医治疗学;中医治法;内治法;祛痰法;化痰法
  • 温阳化饮治久咳

    ...虚也;加之舌脉,故辨证为阳虚饮停所致咳嗽无疑,治宜温阳化饮,予以苓桂术甘汤加减。  组方:茯苓30克,桂枝9克,焦白术9克,枳实9克,桔梗9克,甘草6克。3剂,水煎温服,日1剂。  二诊:咳嗽大减,精神饱满,体力...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验案
  • 益气疏风温阳化饮治疗过敏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

    ...,痰饮为标,外邪侵袭往往是诱发因素。治疗益气疏风,温阳化饮是本病的治疗大法。本病的治则为发时治标,平时治本,治标是缓解发作,治本是防止复发,亦是本病治疗的关键所在。故宜补肺气,固卫阳为主,如玉屏风散、...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金匮要略》痰饮病治法浅析

    ...对痰饮病的论述,试就痰饮病治法进行浅要分析。  1温阳化饮法  由于痰饮主要是因脾失健运,脾阳不振,三焦气化失调,水饮停聚所致,故振奋阳气就具有重要意义。本法以苓桂术甘汤、肾气丸、五苓散、小半夏汤等为...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4卷第11期
  •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金匮要略》痰饮病治法浅析

    ...对痰饮病的论述,试就痰饮病治法进行浅要分析。  1温阳化饮法  由于痰饮主要是因脾失健运,脾阳不振,三焦气化失调,水饮停聚所致,故振奋阳气就具有重要意义。本法以苓桂术甘汤、肾气丸、五苓散、小半夏汤等为...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19期
  • 苓桂术甘汤的异病同治验案

    ...苓桂术甘汤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四味药物组成,是温阳化饮、健脾渗湿主要方剂,方中茯苓为君,健脾渗湿,祛痰化饮;桂枝为臣,既可温阳化饮,又能化气利水,且可平冲降逆。桂枝与茯苓相伍,温阳利水,阳气振奋则...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9年第5卷第6期
  • 过敏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验案

    ...,痰饮为标,外邪侵袭往往是诱发因素。治疗益气疏风,温阳化饮是本病的治疗大法。本病的治则为发时治标,平时治本,治标是缓解发作,治本是防止复发,亦是本病治疗的关键所在。故宜补肺气,固卫阳为主,如玉屏风散、...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验案
  • 解析“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以补脾肾之阳气。针对“本虚”之脾肾阳不化气,以达到温阳化饮之目的。苦温药物,能燥湿、助阳化湿,以燥脾土。针对脾湿饮盛,可达到燥湿化饮,得温则行之目的。辛温药物,能行、能散,以发越阳气、开腠理、通水道。...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 肠鸣证治有微妙

    ...,苔薄黄腻,脉细。肝硬化脾切除术后。脾阳不足;治宜温阳化饮;处方:茯苓20g,桂枝log,白术15g,甘草6g,黄芪30g,杜仲15g,川断12g,狗脊12g。补骨脂12g,7剂。方中黄芪益气健脾以助苓桂术甘汤化饮,余药补肾强腰。二诊时...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辩证施治
  • 恒制咳喘胶囊

    ...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IL)。功能与主治:益气养阴,温阳化饮,止咳平喘。用于气阴两虚,阳虚痰阻所致的咳嗽痰喘,胸脘满闷,倦怠乏力等症。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4粒,一日2次。规格:每粒装0.25g贮藏:密封。安徽...

    词条中成药;中医学;方剂学;方剂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