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80条结果,用时0.141s
  • 温中祛寒

    温中祛寒  治疗学术语。系温法之一。治疗脾胃虚寒的方法。症见腹中冷痛、不思饮食、或食不消化、口淡不渴、呕吐清水、或呕吐下利、大便清稀,舌淡苔白,脉沉细,常用理中丸、附子理中丸。作者: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中医词典;字母W
  • 三 温里药和方剂

    ...寒从内生或由于外寒直入里等不同,因此祛寒法又可分为温中祛寒,温肾回阳两种。  温中祛寒:本法适用于脾胃虚寒证。症见手足不温。纳谷不化,胸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倦神疲、舌淡脉弱等,常用药物干姜、吴茱芋等;...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教材类;中医学基础
  • 吴茱萸汤活用

    ...方,该方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四味药组成。功能温中祛寒补虚、降逆止呕。在《伤寒论》一书中该方分别见于阳明经、少阴经及厥阴经篇中,治疗范围涉及之广在伤寒诸方中实属罕见。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运用该方治疗多...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5期;中医中药
  • 中医治疗八大法之温里法

    ...不同,以及人体正气盛衰程度的差异,温法应用时又分为温中祛寒、温化痰饮、回阳救逆等治法。其温中祛寒适用于素体阳虚,寒邪内侵中焦证;温化痰饮适用于痰饮证;回阳救逆用于亡阳欲脱,阴寒内盛证。  由于温法所用药...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 焦树德治疗胃脘痛案

    ...:本方以高良姜、吴茱萸温胃祛寒为主药,辅以干姜以助温中祛寒之力,枳实消痞下气,厚朴行滞除满,酒军推荡积滞而定温中导滞之势。又以元胡活血行气而祛痛,三棱、神曲化食消积而导滞,为佐药,又以木香行肠胃滞气,...

    参考资料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 小儿泄泻时中医常用的治疗法则有哪些?

    ...尿、抗感染的作用,故临床上多用于感染性腹泻。  (4)温中祛寒法:因寒冷引起腹泻,按“寒者温之”的法则,应采用温中祛寒法。常用药物如干姜、附子、吴茱萸、肉豆蔻等。  (5)健脾益气法:久泻必虚,按“虚者补之”...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疾病类;腹泻防治300问
  • 刘乾和调理脾胃法治疗危重急证举例(心肌梗死、冠心病)

    ...。刘老据其脉证,认为乃中焦寒滞、胃失和降所致,治以温中祛寒,理气和胃:党参15g,苍、白术各10g,制附子10g,云苓10g,厚朴10g,炒枳壳10g,姜半夏10g,良姜6g,木香6g,陈皮9g,桂枝6g,甘草8g,生姜9g,水煎400ml分2次服。进...

    参考资料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 理中汤在急危重症中的运用辨析

    理中汤为太阴病主方,方以人参、炙甘草补益脾气,干姜温中祛寒,炒白术健脾燥湿,共同组成一个温中祛寒,健脾运湿之温补剂,适用脾胃虚寒所致各证。针对急危重症,单用本方治疗,药力平和,稍显力弱,疗效不显,而以...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2期
  • 试述气味配伍在温里剂中的应用

    ...气无如人参,且气为阳之根。治疗中焦脾胃虚寒证时常用温中祛寒的辛热药如干姜、吴茱萸、蜀椒等与健脾补气的甘温药如人参、炙甘草、白术、大枣等配伍使用,以提高温中祛寒效果。理中汤中的干姜以辛热温脾阳为主,配伍...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7年第3卷第3期
  • 温法

    温法  治疗学术语。系八法之一。又作祛寒法。用温热药治疗寒证的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劳者温之”。具体方法有温中祛寒、湿经祛寒、回阳救逆。详各条。作者: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中医词典;字母W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