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300条结果,用时0.13s
  • 淡渗利湿治湿热证

    ...察病情,见其小便短黄,脉弦细数。证属湿热蕴阻,法当淡渗利湿为主。处方:生薏苡仁15克,杏仁10克,白蔻仁6克,芦根20克,淡竹叶10克,茵陈10克,猪苓10克,块滑石20克,甘草5克,连翘10克,知母6克,藿香10克。上方进6剂...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验案
  • 淡渗利湿

    ...elessflavor[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淡渗利湿为治法。又称“淡渗祛湿”。指用性平味淡,具有渗利湿邪作用的方药使在里的湿邪从小便排出,以治疗水湿内停证的治法。临床用于泄泻清稀、小便不利、舌苔...

    词条中医学;中医治疗学;中医治法;内治法;祛湿法
  • 淡渗利湿

    淡渗利湿  治疗学术语。系祛湿法之一。用甘淡渗湿药物使湿邪从小便排出的方法。适用于水湿壅盛所致的泄泻清稀、小便不利、水肿、舌苔白、脉濡等症。常用药有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代表方剂如五苓散等。作者: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中医词典;字母D
  • 藿朴胃苓汤

    ...上,使肺气宣降,则水道自调;茯苓、猪苓、泽泻、苡仁淡渗利湿于下,使水道畅通,则湿有去路,共奏开源洁流之功。全方用药照顾到上中下三焦,以燥湿芳化为主,开宣肺气,淡渗利湿为辅,与三仁汤结构略同。此方宣肺达...

    词条中医学;方剂学;方剂
  • 乌附芪术汤治慢性结肠炎

    ...扁豆,肉桂。方中黄芪、白术、山药、白扁豆补中健脾,淡渗利湿;附子、肉桂、干姜温中散寒,补命门之火;乌药温中行气,散寒止痛。诸药合用,共奏补脾肾、温中散寒、淡渗利湿止泻之功。作者:佚名

    健康健康生活;养生保健;药膳食疗;其它
  •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故其人背冷如掌大。治以健脾燥湿,温阳化气,药用茯苓淡渗利湿,桂枝辛温通阳,二药相须为用,温阳化气,淡渗利湿之力大增。白术健脾燥湿,配桂枝温阳化气,利水渗湿,伍茯苓健脾助运,守中有通,更加半夏、陈皮、干...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验案
  • 醒脾化湿防化热

    ...苔黄厚腻,知处方用药有失偏颇。随后调整治疗思路,予淡渗利湿治之,服用7剂后诸症自除。按:本案病机属湿浊困脾,湿浊之邪弥漫周身,阻碍经气的正常运行,故见周身乏力困重;湿浊困脾,脾失运化,故见不欲饮食,纳...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 外科理湿法

    ...];概述:外科理湿法(dampness-removingmethod)是指用燥湿或淡渗利湿的方药祛除湿邪的外科治法。外科疾病中由湿邪而致者,多夹热,其次夹风、夹寒。因此,理湿法很少单独使用,多结合清热、祛风、散寒等法,以达到治疗目的...

    词条中医学;中医外科学;中医治疗学;中医治法;外科治法;外科内治法
  • 怎样掌握急性肠炎的中医辨证治疗原则和方法?

    ...湿邪内停,祛邪主以祛除湿邪。祛湿之法不外芳香化湿、淡渗利湿、苦寒燥湿、祛风胜湿,辛通泄湿,健脾运湿、温阳化湿等。应分别根据寒、热、表、里、阴、阳、虚、实随证辨证选药,再加用健脾益胃之品。  急性肠炎虽...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疾病类;消化道炎症与溃疡病防治186问
  • 除湿法的临床运用

    ...在中焦者,以芳香化湿、苦温燥湿为主;湿在下焦者,以淡渗利湿为主。笔者在从事临床十多年的医疗工作中,特别是在学习我省各老中医前辈对治“湿”的各种丰富临床经验后,结合自己的认识,总结了几点临床体会,附典型...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10B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