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000条结果,用时0.191s
  • 补益药在临床上的广泛运用探讨

    ...阳平衡的目的。从疾病的发生发展来说,平素阴阳调和,正气旺盛,邪无所致,当机体某一时机阴阳失调或正气内虚,则外邪乘虚而进,内邪顺势而作,发为病也。当调和了阴阳,补足了正气,能祛邪外出,则外邪自去、内邪自...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7年第6卷第2期
  • 邪正不两立,邪正是一家

    ...味菊邪正论思想,有助于我们理解与认识其擅于匡扶人之正气、阳气,增加人体之自然疗能。有时药物发挥作用是扶阳助正之结果,并非药物直接发生作用。  祝味菊(1884年~1951年),别号傲霜轩主,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基础
  • 告别亚健康必扶人体“正气”

    ...70%-75%,专家指出,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亚健康人群多以正气不足为主要的病理表现,“正气”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机体免疫调节功能,“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免疫调节功能差了。因此,告别亚健康,首先必须扶助人体“正...

    健康健康生活;养生保健;保健常识
  • 李启义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经验初探

    ...李启义教授把乙肝病大致分为四个阶段。3.1急性乙肝属于正气尚盛,邪正相争。这个阶段即使感染乙肝病毒,并不一定成为乙肝患者。急性乙肝可以在3个月左右恢复正常,少数患者则转变为乙肝病毒携带或者慢性迁延性肝炎、...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年第2卷第9期
  • 中医提示调节亚健康应先扶正气

    正气”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机体免疫调节功能免疫调节功能差易引发多种疾病我国亚健康人群发生率占总人口的70%~75%,其中尤以中年知识分子和脑力劳动者为甚。专家指出,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亚健康人群多以正气不足为主...

    健康健康生活;养生保健;中医养生
  • 中医中的“正”和“邪”

    中医学所论的“正气内涵相当广泛而丰富,仅就发病机理而言,正气是指人体的形体结构、精微物质及其产生的机能活动、抗病能力、康复能力,以及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调控能力之总称。正气又简称为“正。中医发...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基础
  • 浅析扶正与祛邪

    ...,即取决于正邪相搏的结果。《素问遗篇·刺法论》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篇》日“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正气不足,又有邪气,是发病的根本。从广义、宏观、总体上看,所有的治法最终目的...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 薛品贤:气的含义和作用

    ...人由于体质虚弱,会出现便秘现象,原因之一,就是由于正气虚弱,胃气不足,不能有力地推动大便下行造成的。二、气对人体有温养作用。人体的体温需要依赖气的温养作用来维持与调节。在日常生活中,体质虚弱的老年人或...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 敬陈纂集大小合参意

    ...效于目前,则便遗大害于日后。况芽儿易虚易实,言虚者正气易于虚也。言实者邪气易于实也。然邪凑之实,必乘正气之虚,罔顾正气之虚,惟逐邪气之实,其有不败者几希!如寒伤荣也。温养荣阴;风伤卫也。辛调卫气,惟调...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冯氏锦囊秘录;杂症大小合参卷三;清代;冯楚瞻
  • 有邪才有病治病当攻邪

    ...论框架。但其讲实的时候单从邪气角度,讲虚的时候单从正气角度,这样讲不全面。从邪、正两方面来重新看待这个问题,会出现虚实不能概括的内涵:正气弱,邪气也弱,则相持,病不能算轻;正气弱,邪气盛,则病重而无力...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