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30条结果,用时0.143s
  • 御纂医宗金鉴(武英殿版排印本)

    ...公元1742年)由武英殿修书处刊行(即武英殿版),成为清代广为流行的医学教科书。本书为古代医学丛书或全书中内容最为全备、简明、实用者。其内容广泛,涉及临床各科疾病的辨证治疗;论理深入浅出,颇多圆机活法,语...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书店;中医
  • 中医对血与五脏的关系是怎样认识的?

    ...裹的意思就是统摄。而脾的统血功能,全赖脾气的作用。清代沈目南说:“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后来唐容川也说:“经云脾统血,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于脾,脾阳虚,则不能统血”,“人身之生,总是以气统血”。...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疾病类;贫血防治333问
  • 文人与中医药

    ...心裁,是一部很有参考和研究价值的中医学著作。蒲松龄清代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作者,他还精通中医药。他撰写了《药崇全书》、《伤寒药性赋》、《草木传》等医学科普著作。《草木传》一书中,他根据中药的性味、...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文化
  • 孩子吃肉多脾阴会不足

    ...。因为脾分阴阳。脾阴是明代名医缪希雍所倡导的,后来清代名医叶天士大力提倡,这部分内容现在没多少人提了。但我发现,孩子恰恰是脾阴不足居多,正因为大家不了解,所以对一些病总是搞不好。  前几天到外地做公益...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 《伤寒论》教你用粥治病

    ...汗,更使已入之邪,不能稍留,将来之邪,不得复入也。清代名医王旭高说得更明了:“桂枝本不能发汗,故须助以热粥,充胃气以达于肺,肺主皮毛,汗所以出,是渍形以为汗也。笔者实践证明,用桂枝汤调和营卫,若不...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自我保健
  • 《医方集解》导读

    《医方集解》是一部综合性的中医方剂学著作,系清代名医汪昂所撰,书成于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  汪昂(1615~1694年)系清代著名医家,字讱庵,安徽休宁人。汪氏早年业儒,三十余岁时弃举子业而潜心医学,前...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文化
  • 儿科诊治以望为主

    ...清灵,随拨随应,但能确得其本而撮取之,则一药可愈。清代医家吴鞠通《温病条辨·解儿难》又言:“其用药也,稍呆则滞,稍重则伤,指出小儿治疗用药应根据体质、年龄、病情等不同情况区别对待,用药得当、及时...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 王素梅:冬病夏治贴膏药中药外治疗效好

    中药贴敷法是采用清代张璐所著《张氏医通》中的四味中药按一定比例用姜汁调和成膏,并以麝香芳香走窜之力携药透肤入里,贴在选定的穴位上使药物持续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 漫谈脾风马脾风慢脾风

    ...盖为风气通于肝而为名也。脾之为病,善发黄瘅,故发。清代张志聪又注:“风淫湿土而成热,故湿热而瘅也。现代医学急性胃肠炎、黄疸型肝炎、痢疾等疾病,可见上述临床表现。治当清热利湿。湿重于热者用藿朴夏苓汤...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医儿科杂志;2006年第2卷第5期
  • 吴伟霞:儿科唯以望为主

    ...清灵,随拨随应,但能确得其本而撮取之,则一药可愈。清代医家吴鞠通《温病条辨·解儿难》又言:“其用药也,稍呆则滞,稍重则伤,指出小儿治疗用药应根据体质、年龄、病情等不同情况区别对待,用药得当、及时...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