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30条结果,用时0.1s
  • 曹洪欣治冠心病经验(下)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舌紫、苔薄白,脉结时促。  此为心脉痹阻,心神失养。治以活血化瘀通痹,养心安神定志。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处方:生地15克,当归15克,桃仁15克,红花10克,枳壳15克,川芎15克,柴胡15克,赤芍1...

    参考资料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中医辨治

    ...,然总因阳虚,故阴得乘之。”总之,本病的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或因年老体虚,肾阳虚衰而心阳不振,或心气不足,血脉失于温煦,鼓动无力而痹阻不通;肾阴不足,心阴内耗,心阴亏虚,脉道失润,血行滞涩;或因饮食不当...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10期;中医中药
  • 疏肝理气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附66例临床分析)

    ...。年老体虚,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寒邪内侵等因素导致心脉痹阻不通,不通则痛。病位在心,与肺、肝、脾、肾关系密切。主要病机是心脉痹阻,而情志失调、气机紊乱则是冠心病心绞痛发生的关键。病理变化主要是本虚标实...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8年第9卷第5期
  • 通补兼施法治疗冠心病

    ...帅,帅血贯脉而周行于心。气虚则血滞,易致气滞血瘀,心脉痹阻,而发心悸,气短,胸闷,胸痛等。对此采用益气化瘀,通补兼施法辨证施治,每获良效。举例如下,以供佐证。P2。摄X线片示:主动脉段增宽,伸长,迂曲。心...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10年第6卷第1期
  • 胸痹案杨牧祥验案选析(7)

    ...,心室舒张功能下降。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属心阳亏虚,心脉痹阻。治以温阳益气,活血通络。自拟甘桂饮加减:炙甘草30克,桂枝15克,太子参15克,丹参15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郁金10克,姜黄10克,瓜蒌15克,薤白10克,细...

    参考资料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 葛瓜舒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

    ...短,偶有窒息感,服救心丸缓解,求治于余,诊为脾痹。心脉痹阻,痰瘀互结,予葛瓜舒心汤加檀香、砂仁、丹参、半夏、薤白、枳壳等加减服二十余剂,诸痊愈,现停西药,随访半年未复发。3讨论本方原见于《上海中医药...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8年第4卷第2期
  • 葛瓜舒心汤加减治冠心病(病案例举)

    ...、胸痛、气短,偶有窒息感,服救心丸缓解。诊为脾痹,心脉痹阻,痰瘀互结,予葛瓜舒心汤加檀香、砂仁、丹参、半夏、薤白、枳壳等加减服二十余剂,诸痊愈。现停西药,随访半年未复发。作者: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药物与临床
  • 冠心病治疗八法

    ...心阳不振,导致气滞、寒凝、痰浊、瘀血等阻滞心脉,致心脉痹阻,气滞血瘀而发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即心气、心血、心阴亏虚或心肾阳虚;标实即气滞、寒凝、痰浊、瘀血阻痹心脉等,发病过程中本虚与标实往往互为因...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 通阳法在老年病中的应用

    ...苔薄白,舌质淡暗,脉沉细。证为气血两虚、寒凝瘀滞、心脉痹阻之心痹,治当温阳散寒、补气养血、祛瘀通脉。方用温经汤加减:吴萸9g,当归10g,白芍15g,川芎12g,桂枝8g,丹皮12g,干姜5g,薤白10,半夏15g,麦冬12g,黄芪15g...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 高菁,席宁,于秀辰,李靖,刘美奇,指导:商宪敏:商宪敏论治胸痹心痛经验总结

    ...阳不振,复有寒邪外侵,则寒邪凝于胸中,致胸阳失展,心脉痹阻。故《素问.调经论》云:“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寒邪凝于心脉的患者,常于气候突变寒冷时易猝发心痛或心...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