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30条结果,用时0.1s
  • 第七节惊风

    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急重病证,以临床出现抽搐、昏迷为主要特征。又称“惊厥”,俗名“抽风”。任何季节均可发生,一般以1—5岁的小儿为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其证情往往比较凶险,变化迅速,威胁小儿生...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教材类;中医儿科学;第八章 心肝病证
  • 吴茱萸外用治疗儿科诸病举隅

    ...理论,应用吴茱萸配合其他药物进行位敷贴,分别治疗小儿腹泻、呕吐、痢疾、鼻衄、口舌生疮等疾病,取得了显著效果,而且经济方便,痛苦小,儿童容易接受,临床值得推广。【关键词】吴茱萸;儿科疾病;外治法吴茱萸...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医儿科杂志;2007年第3卷第4期
  • 针灸治要赋——下篇

    ...行而乳自溢出;  补曲池,经脉温通则滞必通畅。  小儿发热者,为刺十宣、二间而通营解表;  针合谷、足三里以清泄阳明。  小儿吐泻,食积脾虚。  食积吐泻,针二间、足三里立效;  脾虚吐泻,取三阴...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文化
  • 小儿中毒型菌痢诊疗技术

    ...热、抽搐、昏迷,或迅速出现休克或呼吸衰竭,以2~7岁小儿多见,发病急骤,病情严重。少数病例开始为普通型急性痢疾,1~2天内才转为中毒型。近年来本病有减少趋势。中医称中毒型菌痢为“疫毒痢”、“疫痢”、“时疫...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 推拿治小儿外感咳嗽

    小儿咳嗽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秋冬季节尤为多见,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发育。中医认为,咳嗽有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之别,小儿以外感咳嗽多见。其治疗原则为宣肺咳。风寒咳嗽辅以祛风散寒,宣肺化痰...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 祛风解表止头痛

    ...感受风寒所致。开始病邪轻浅,未引起注意。古有明训:小儿得病传变迅速,随即传至阳明,阳明受寒故前额痛为重,阳明被寒邪侵袭故饮、食则邪拒,从而引发呕吐。此时本当祛风散寒可愈,但因输液又使内寒加重,故而四肢...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验案
  • 内八卦穴在小儿推拿中的应用

    小儿推拿疗法和成人不同,且有很多特定的位,因而自成体系。根据小儿手腕部寸口为百脉总汇之处的理论和小儿生理特点,建立了在手部操作特定位的理论。内八卦小儿推拿中的临床常用位之一,具有宽胸利膈、理...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 小儿惊厥的急救与防护

    ...处理以及预防预后需医护工作人员和家长密切配合。结论小儿惊厥急救及时一般不会导致脑部损害,留下瘫痪、失语、痴呆等后遗症。【关键词】小儿惊厥急救防护惊厥是大脑皮层运动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全身或局部肌肉暂时...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7年第5卷第3期
  • 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

    ....4mmol/L)、白细胞过高(﹥17.7×109/L)等。  2.5对症护理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等高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患儿多饮水,如果出现高热,给予积极有效的降温措施,如物理降温和合理选择及使用退热药,尽量避免使用阿...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0年第7卷第11期
  • 化脓性脑膜炎中医诊疗技术

    化脓性脑膜炎又称急性细菌性脑膜炎(以下简称化脑),小儿尤其是婴幼儿常见,由多种细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发热、头痛、呕吐、烦躁不安、惊厥、昏迷、颈强直及脑脊液异常。多数化脑好发于冬...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