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00条结果,用时0.037s
  • 医门法律

    拼音:yīménfǎlǜ《医门法律》为综合性医书。六卷(一作十二卷)。清·喻昌撰于1658年。本书结合临床病证,正面阐述辨证论治的法则(即所谓“法”),并明确指出一般医生在辨证治疗上易犯之错误,提示禁例(即所谓“律...

    词条清代;中医学;书籍;古籍;中医综合性著作
  • 牛髓汤

    ...词典];概述:牛髓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医门法律·咳嗽门》卷五方之牛髓汤:组成:牛髓一斤,白蜜半斤,杏仁、炒山药、胡桃仁各四两。制法:髓、蜜二味砂锅内熬沸,以绢滤去滓,盛瓶内,后三味入瓶内,...

    词条中医学;中药学;方剂;方剂学
  • 阴瘅

    ...yinjaundice[湘雅医学专业词典]概述:阴瘅为病证名。出《医门法律·黄瘅门》。即阴疸。阴疸为病证名。又名阴瘅。是指无热恶寒,小便自利,一身面目色黄而不鲜的黄疸。黄疸之属阴寒者。症状:《医钞类编》卷九:“阴疸,无...

    词条中医学;中医病证名;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
  • 喻昌

    ...夏秋暑湿热诸病及脉法、治法等。尚著有《寓意草》、《医门法律》等,以上三书合刊本称《喻氏三书》。另有《伤寒抉疑》或以《问答附篇》附于《尚论后篇》。《生民切要》二卷,今未见。《寓意草》全文在线阅读《医门法...

    词条词条;人物百科;明代;清代;中医学;中医学家
  • 茵陈四逆汤

    拼音:yīnchénsìnìtāng别名:茵陈附子干姜甘草汤(《医门法律》卷六),茵陈姜附汤(《类证治裁》卷四)。处方:干姜45克甘草(炙)60克附子(炮)1枚(去皮,破8片)茵陈180克功能主治:治黄疸阴证。皮肤凉又烦热,欲卧...

    词条中医学;方剂学;方剂
  • 大腹水肿

    ...肝肾经真阳虚,即内经石水症也。”2.石水指单腹胀。《医门法律·胀病论》:“凡有癥瘕积块痞块,即是胀病之根,日积月累,腹大如箕,腹大如瓮,是名单腹胀,不似水气散于皮肤面目四肢也。仲景所谓石水者,正指此也。...

    词条中医学;中医病证名
  • 石水

    ...等疾患。详见水肿条。单腹胀·石水:石水指单腹胀。《医门法律·胀病论》:“凡有癥瘕积块痞块,即是胀病之根,日积月累,腹大如箕,腹大如瓮,是名单腹胀,不似水气散于皮肤面目四肢也。仲景所谓石水者,正指此也。...

    词条中医学;中医病证名;中医内科学;水肿;中医常见病;常见病方药治疗;十水
  • 喻氏医书三种

    拼音:《yùshìyīshūsānzhǒng》《喻氏医书三种》医学丛书。清·喻昌撰。刊于1763年。包括《医门法律》、《尚论篇》、《寓意草》。各详该条。

    词条
  • 阴筋

    ...,头昏痰盛。睾丸的系带·阴筋:阴筋为睾丸的系带。《医门法律》:“凡治水肿病,痛引阴筋,卒然无救者……。”

    词条中医学;人体部位名;推拿穴位名
  • 阴疸

    ...自汗不止;误洁净府则膀胱不约,小便如奔。”治疗:《医门法律·黄瘅门》:“阴瘅病,误从阳治,袭用苦寒,倒行逆施,以致极重不返者,医杀之也……其始必先退阴复阳,阴退乃从阳治。”治宜温阳散寒退黄,选用茵陈附...

    词条中医学;中医病证名;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