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40条结果,用时0.093s
  • 道家思想对中医学理论发展的影响源流考

    ...在哲学和政治上发挥过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以外,对于中医学的发生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道家思想对《内经》理体系的影响《内经》是中国医学史上现存最古老的经典著作,是中国古代生命科学的集中总结,汇集了...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 从《金匮》水气病探讨水肿病的源流

    ...提出“阳证必热,热者多实;阴证必寒,寒者多虚”。《医学入门》从阴水、阳水之说,指出外感邪气者多为阳证,内伤正气者多为阴证。  4治法  《素问·汤液醪醴》指出“平治于权衡,去菀陈……开鬼门、洁净府”,...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5年第1卷第2期
  • “疏泄”源流释疑

    摘要:针对中医学术界对“疏泄”这一重要概念的理解存在分歧,探询“疏泄”概念产生与变化的源流,以阐明其本义。“疏泄”最早见于《内经》,但仅指土疏泄,并仅为一种病理现象,与肝脏的生理功能无关。金元...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经典研习
  • 用好经方的三个境界

    ...不与所现之症相合,然后施用,否则必须加减。”(《医学源流·执方治病》)徐氏所说的“古方”,即指经方而言。方证对者,即应用原方(包括用药、剂量、炮制法、煎服法等),这是历代名医用好经方的境界之...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经典研习
  • 易学与中国传统医学

    ...0版次:1a内容提要:本书将中国古代文化背景中成长的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经典《周易》的学说相结合,以专题形式阐述易学与中医学的典型相关课题,如易学与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医易会通源流.易学与中医人体生理学.易学与...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书店;中医
  • 马月香:中医“治未病“理论源流探析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治未病思想蕴涵于中国先秦文化之中,《周易》所蕴涵的哲理,以及“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所涵载的独特思维方式和丰富思想内涵是中医学“治未病理形成的思想根源。但治未...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 浅探三焦辨证的源流

    ...焦者,指疾病的初期,尾曰下焦者,指疾病的后期。元代医学家罗天益也在所著的《卫生宝鉴》中将疾病按邪热在上、中、下三焦的不同部位而分别制方用药。又明末清初的医学家俞嘉言强调[5]了温病的三焦病机定位,他在...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5B期
  • 中医心身医学和刚柔辨证

    中医心身医学起源于《周易》,在《内经》、道学、道教及内丹学中均有较详细记载,后来成为中医学之一部分,历代均有发展。进入21世纪,随着疾病谱的改变,中医心身医学正式建立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中医...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辩证施治
  • 新针灸大成

    ...转研究之概况。本书之最大特点是针灸大成唯一加入现代医学的版本,故取名《新针灸大成》。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姓名:林昭庚出生年月:1947年12月11日籍贯:台湾省彰化县学历:(1)学士:中国医药学院中医系毕业(196...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书店;中医
  • 对辨证学发展中五个问题的思考

    ...感病病因的辨识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徐大椿《医学源流’病同因别》指出:“凡病之因不同而治各别者,尽然,一病而治法多端矣”,揭示出以指导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而著称的辨证治的深层次原理实际与病因不...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