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30条结果,用时0.076s
  • 内经吴注

    拼音:nèijīngwúzhù《内经吴注》为《黄帝内经素问吴注》。《黄帝内经素问吴注》为书名。又名《内经吴注》。24卷。明·吴崑注。刊于1594年。本书是《黄帝内经素问》全注本的一种,书中将现存《黄帝内经素问》一书79篇(无...

    词条中医学;书籍
  • 黄帝内经素问吴注

    ...īngsùwènwúzhù》《黄帝内经素问吴注》医经著作。又名《内经吴注》。24卷。明·吴崑注。刊于1954年。本书是《素问》全注本的一种,书中将现存《素问》一书七十九篇(无刺法论、本病论二篇)原文逐篇分段予以注释,每篇之...

    词条
  • 《黄帝内经素问吴注》

    《黄帝内经素问吴注》  医经著作。又名《内经吴注》。24卷。明·吴崑注。刊于1954年。本书是《素问》全注本的一种,书中将现存《素问》一书七十九篇(无刺法论、本病论二篇)原文逐篇分段予以注释,每篇之首简述该篇...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中医词典;字母H
  • 《黄帝内经素问吴注》

    《黄帝内经素问吴注》  医经著作。又名《内经吴注》。24卷。明·吴崑注。刊于1954年。本书是《素问》全注本的一种,书中将现存《素问》一书七十九篇(无刺法论、本病论二篇)原文逐篇分段予以注释,每篇之首简述该篇...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中医词典;其他
  • 心下痞痛

    ...stentionandpain[湘雅医学专业词典];心下痞痛为症状名。见《内经吴注》卷二十。即心下否(否音pǐ匹)痛。出《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心下,通常是指膈上部位;否,与痞同义,有闷满堵滞的意思。《诸病源候论》卷二十...

    词条中医学;中医症状名
  • 阴阳易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阴阳易者危。”《内经吴注》卷二十二:“阴位见阳脉,阳位见阴脉,变易失常,故谓之危。”

    词条中医内科学;中医病证名;中医学;中医诊断学
  • 呕汁

    拼音:ǒuzhī呕汁证名。呕吐清水或涎汁。寒湿乘脾所致。《素问·痹论》:“脾痹者,四支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内经吴注》卷十二:“寒气乘之故发呕,湿气乘之故涌出涎汁。”详见吐清水、吐涎沫条。

    词条中医证名
  • 癃閟

    ...”王冰注:“癃,小便不通。閟,大便干涩不利也。”《内经吴注》卷二十:“小便不通为癃,大便不通为閟。”详见癃闭、便秘、关格各条。

    词条中医病名
  • 癃閟

    ...”王冰注:“癃,小便不通。閟,大便干涩不利也。”《内经吴注》卷二十:“小便不通为癃,大便不通为閟。”详见癃闭、便秘、关格各条。作者: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中医词典;字母L
  • 呕汁

    呕汁  证名。呕吐清水或涎汁。寒湿乘脾所致。《素问·痹论》:“脾痹者,四支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内经吴注》卷十二:“寒气乘之故发呕,湿气乘之故涌出涎汁。”详见吐清水、吐涎沫条。作者: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中医词典;字母O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