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400条结果,用时0.059s
  • 丹溪心法附余

    拼音:dānxīxīnfǎfùyú《丹溪心法附余》为综合性医书。二十四卷。明·方广类集、重编。刊于1536年。方氏鉴于程用光重订的《丹溪心法》,赘列了一些与朱震亨学术理论相矛盾的“附录”,遂删削其“附录”部分,另以诸家方...

    词条元代;中医学;书籍;古籍;中医综合性著作
  • 《丹溪心法附余》

    丹溪心法附余》  综合性医书。二十四卷。明·方广类集、重编。刊于1536年。方氏鉴于程用光重订的《丹溪心法》,赘列了一些与朱震亨学术理论相矛盾的“附录”,遂删削其“附录”部分,另以诸家方论缀于《丹溪心法》...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中医词典;字母D
  • 《丹溪心法附余》

    丹溪心法附余》  综合性医书。二十四卷。明·方广类集、重编。刊于1536年。方氏鉴于程用光重订的《丹溪心法》,赘列了一些与朱震亨学术理论相矛盾的“附录”,遂删削其“附录”部分,另以诸家方论缀于《丹溪心法》...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中医词典;其他
  • 八、《丹溪心法附余》

    下编·正宗辑要第一章·通论《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此言感时气不即发,藏于肤腠之间,过期遇触动而发也。且以即病伤寒,伤风,与伏气温热病三者而言之。伤寒,则身热无汗恶寒;伤风,则身热有汗恶风。二者皆...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温病正宗;下编·正宗辑要第一章·通论;近代;王德宣
  • 复聪汤

    拼音:fùcōngtāng《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二:复聪汤:别名:复聪散(《仁术便览》卷一)。处方:半夏(制)陈皮(去白)白茯苓(去皮)甘草(炙)萹蓄木通瞿麦黄柏(去粗皮,炒褐色)各3克功能主治:治痰火上攻,耳聋耳鸣...

    词条中医学;方剂学;方剂
  • 甘露内消丸

    拼音:gānlùnèixiāowán《丹溪心法附余》卷十:甘露内消丸:处方:薄荷叶30克川芎6克桔梗(去芦头)9克甘草3克人参诃子各1.5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皂角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用法用量...

    词条中医学;方剂学;方剂
  • 加味槐角丸

    ...án概述:加味槐角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方之加味槐角丸:处方:川芎、阿胶、白芷各五钱,槐角子、生地黄、当归各二两,黄连、黄芩、枳壳、连翘、防风、秦艽、地榆、升麻各一两,黄...

    词条中医学;中药学;方剂;方剂学
  • 太乙神丹

    拼音:tàiyǐshéndān别名:追毒丹(《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紫金丹(《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紫金锭(《片玉心书》卷五)、太乙紫金丹(《外科正宗》卷二)、太乙紫金锭(《医宗金鉴》卷六十六)、玉枢丹(...

    词条中医学;方剂学;方剂
  • 新安医家“一以儒理为权衡”

    ...深,前后历时五年,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撰成《丹溪心法附余》。书中以病证、治方分类,每证之下,载述朱氏《丹溪心法》原文,后附群方,使法不离方,方不离法。同时又取丹溪《本草衍义》补遗,附加载辑崔真人...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文化
  • 七仙丹

    拼音:qīxiāndān英文:SevenImmortalspill《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方之七仙丹:《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方之七仙丹,其组成为何首乌(九蒸九晒)四两,人参、干地黄(酒洗)、熟地黄、麦门冬、天门冬、茯苓、炒茴香各二两...

    词条中医学;方剂;中药学;方剂学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