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罐法即留罐法[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75. 。 留罐法为拔罐法之一种。亦称坐罐法。是拔罐后,让火罐留在吸着的穴位上不去动它。一般留罐10~15分钟。留罐法镇痛效果较好
分类:医学百科 > 坐罐法 2015-06-10
留罐法 拔罐法的一种。亦称坐罐法。指拔罐后,让火罐留在吸着的部位上。一般留置10-15分钟为度。镇痛效果较好。但夏季或皮肤较嫩的部位,留罐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损伤皮肤。 作者:
分类:医源资料库 > 中医词典 > 字母L > 2006-01-12
ning the cup cup retaining)是拔罐法的一种[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59.。又称坐罐法[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
分类:医学百科 > 留罐法 2016-04-16
ning the cup cup retaining)是拔罐法的一种[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59.。又称坐罐法[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
分类:医学百科 > 留罐 2016-04-16
节3分(锉,用乳香炒),桂心半两。 主治 妇人气血不调,脚气厥冷。 用法用量 每服1钱,食前用木瓜、紫苏茎叶煎汤调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最后修订于 2009年12月11日 星期五 1:31:42 (GMT+08:00)
分类:医学百科 > 坐拏散 2009-12-11
坐垫法是将药物研末,炒热布包,让病人坐在药包上,使肛门、会阴部接触药包,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坐垫法古代广泛流行于民间,清代吴尚先对此法非常重视,在《理瀹骈文》中有详细记载,他认为外治法应当三焦分治:“大凡上焦之病,以药研细末,唁鼻取嚏发散
分类:医学百科 > 坐垫法 2010-03-09
坐浴法是用药物煮汤置盆中,让病人坐浴,使药液直接浸入肛门或阴道,以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属洗浴法范畴。它可使药液较长时间的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并借助热力,促使皮肤粘膜吸收,从而发挥清热除湿,活血行气,收涩固脱等疗效。 操作方法 根据具体
分类:医学百科 > 坐浴法 2010-03-09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佛教著作。又名《小止观》、《童蒙止观》。佛教天台宗创始者陈隋间僧人智觊撰(一说由其弟子灌顶整理成书)。二卷。分具缘、诃欲、弃盖、调和、方便、正修、善发、觉魔、治病、证果等10章。论述佛家修禅和觉悟的原则、方法、作用
分类:医学百科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2009-01-06
坐药法是将药物制成丸剂或锭剂、片剂,或用纱布包裹药末,塞入阴道或肛门内以治疗妇女白带、阴痒及肛周疾病的方法。 坐药法源于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载蛇床子散:“温阴中坐药,蛇床子仁末之,以白粉(即铅粉)少许,和令相得,如枣大,绵裹内之
分类:医学百科 > 坐药法 20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