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称十三鬼穴。历代文献记载略有差异,今多指人中(鬼宫)、少商(鬼信)、隐白(鬼垒)、大陵(鬼心)、申脉(鬼路)、风府(鬼枕)、颊车(鬼床)、承浆(鬼市)、劳宫(鬼窟)、 上星(鬼堂)、男会阴女玉门头(鬼藏)、曲池(鬼腿)、海泉(鬼封)等
分类:医源资料库 > 中医词典 > 字母S > 2006-01-12
004:17.。历代文献记载略有差异,今多指人中(鬼宫)、少商(鬼信)、隐白(鬼垒)、大陵(鬼心)、申脉(鬼路)、风府(鬼枕)、颊车(鬼床)、承浆(鬼市)、劳宫(鬼窟)、上星(鬼堂)、男子的阴下缝穴或女子的玉门头穴(鬼藏)、曲池(鬼腿)、
分类:医学百科 > 十三鬼穴 2016-04-17
《孙思邈先生十三鬼穴歌》为针灸歌赋名。又称《孙真人十三鬼穴歌》。见《针灸大全》。内容主要是将治疗精神疾患的十三个经验效穴编成歌诀。[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84. 最后修订于
分类:医学百科 > 孙思邈先生十三鬼穴歌 2015-06-04
十三穴须认凡针之体先鬼宫次针鬼信无不应一一从头逐一求男从 左起女 从右一针人中鬼宫停左边下针右出针第二手大指甲下名鬼信刺三分深三针足大指甲下名曰鬼 垒入二分四针掌后太陵穴八寸五分名鬼心五针申脉名鬼路火针三下七第六却寻大杼上入 发一寸名鬼枕
分类:中医古籍 > 《凌门传授铜人指穴》 2004-04-10
,即少商,入三分。 三针鬼垒,即隐白,入二分。 四针鬼心,即大陵,入五分。 五针鬼路,即申脉(大针),三分。 六针鬼枕,即风府,入二分。 七针鬼床,即颊车,入五分。 八针鬼市,即承浆,入三分。 九针鬼窟,即劳宫,入二分。 十针鬼堂,即上星,
分类:中医古籍 > 《针灸大成》 2004-04-10
十三穴须认凡针之体先鬼宫次针鬼信无不应一一从头逐一求男从 左起女 从右一针人中鬼宫停左边下针右出针第二手大指甲下名鬼信刺三分深三针足大指甲下名曰鬼 垒入二分四针掌后太陵穴八寸五分名鬼心五针申脉名鬼路火针三下七第六却寻大杼上入 发一寸名鬼枕
分类:中医古籍 > 《凌门传授铜人指穴》 2004-04-10
鬼路 。火针三分七第六却寻大椎上。入发一寸名鬼枕(风府穴。入二分)七刺耳垂下八分(颊 车穴。入五分)名曰鬼床针要温八针承浆名鬼市。从左出右君须记(入三分)九针劳宫为鬼窟( 入二分○一作间使义同)十针上星名鬼堂。(入二分)十一阴下缝三壮(男会
分类:中医古籍 > 《针灸逢源》 2004-04-10
,即少商,入三分。 三针鬼垒,即隐白,入二分。 四针鬼心,即大陵,入五分。 五针鬼路,即申脉(大针),三分。 六针鬼枕,即风府,入二分。 七针鬼床,即颊车,入五分。 八针鬼市,即承浆,入三分。 九针鬼窟,即劳宫,入二分。 十针鬼堂,即上星,
分类:中医古籍 > 《针灸大成》 2004-04-10
鬼路 。火针三分七第六却寻大椎上。入发一寸名鬼枕(风府穴。入二分)七刺耳垂下八分(颊 车穴。入五分)名曰鬼床针要温八针承浆名鬼市。从左出右君须记(入三分)九针劳宫为鬼窟( 入二分○一作间使义同)十针上星名鬼堂。(入二分)十一阴下缝三壮(男会
分类:中医古籍 > 《针灸逢源》 2004-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