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200条结果,用时0.128s
  • 颈源性眩晕的针灸认识及治疗进展

    ...[1]对此病所作的定义较为准确,即“由于颈椎病及颈项软组织劳损引起的眩晕称为颈源性眩晕。随着工作紧张劳累,电脑的普及,中老年人本病发病率上升[2],而CSA又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国内颈椎病的...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7年第3卷第2期
  • 第七节小儿暑温

    ...用凉膈散表里双解。2.热迫气营证候:高热持续不退,颈项直,神识昏糊或昏迷不醒,烦躁不安,或见谵语,四肢抽搐,甚则喉间痰鸣辘辘,呼吸不利,口渴引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或舌尖生刺,舌苔多见黄糙或灰...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教材类;中医儿科学;第五章 时令疾病
  • 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体会

    ...边,神志清楚,但不敢活动,扶行入院,眼闭不敢视物,颈项,不敢转动,诊见:舌苔厚腻微黄,脉滑。检查:生命体征平稳,血压130/86mmHg,无眼球水平振颤及耳鸣,予卧床休息,西药对症支持治疗,中药:半夏10g,白术10g...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9年第7卷第2期
  •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全篇

    ...少阳主气之期,脉小则病退也。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注】伤寒四五日,邪在三阳之时。身热恶风,太阳证也;颈项,太阳阳明证也;胁下满,手足温而渴,阳明少阳证也...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卷五;清;吴谦
  • 并病证治第十六

    ...迹。其亦以盲引盲之谓乎。嘻。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俞。慎勿下之。此即上文之证治也。以上文但言不可发汗。而未言不可下。故此条又重申不可下之禁也。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伤寒溯源集;卷之七附合病并病篇;清;钱潢
  • 少阳经脉

    ...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而饮水呕。食谷哕者。柴胡不中与也。【目】柯琴曰。浮弱为桂枝脉。恶风寒为桂枝症。然手足温而身不热。脉迟为寒。...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伤寒论纲目;卷十一·少阳经症;清;沈金鳌
  • 痨瘵

    ...邪在心也。嗽痰咳血。皮枯声嘶。邪在肺也。胁痛善怒。颈项结核。邪在也。泄泻食少。腹胀嗜卧。邪在脾也。(丹溪)病宜静养经曰。静则神藏。躁则消亡。欲延生者。心神宜恬静而无躁扰。饮食宜适中而无过伤。风寒暑湿...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证治汇补;卷之二内因门;清;李用粹
  • 痉门(十一则)

    ...(一两)桂枝(三分)水煎服。感湿热之气,又感风邪,颈项直,一目或左右视,手足搐搦,人以为少阳之伤寒也,谁知是少阳之痉病乎。夫少阳居于半表半里之间,其势将欲入也,而尚留于阳明,故三邪同感,目所以左右...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辨证录;卷之七;清;陈士铎
  • 最容易产生异味的4个身体部位,你知道吗?

    ...有薄荷味的清凉足部凝胶或喷雾剂,涂或喷一点在额头或颈项上,减低热意。3、止汗剂止汗剂是使用一种含铝化合物来阻塞毛孔,创造了一个不适于细菌生存的环境,进而减少15%~20%的汗液分泌,同时消除了异味。最佳涂抹止...

    健康健康生活;养生保健;保健常识
  • 钩端螺旋体病

    ...毒。④脑膜脑炎型。发病4~7日,出现剧烈头痛、呕吐、颈项直、克氏征阳性。脑脊液细胞数稍增多,蛋白轻度增加,可分离出钩体。少数重症患者呈现脑炎症状,发生昏迷、惊厥,甚至循环、呼吸衰竭。⑵免疫反应期:约在...

    参考资料求医问药;疾病手册;感染与传染病科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