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200条结果,用时0.363s
您是不是想找:
  • 胁痛·肝气郁结证

    ...n,10次为一疗程。推拿疗法:选:膈俞、肝俞、胆俞、章门、期门、气海俞、关元俞。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医者用点法或按法在患者背部膈俞、肝俞、胆俞及压痛点处施术,每约3分钟。用一指禅推法在背部膀...

    词条中医内科学;中医证名;中医诊断学;中医学;胁痛
  • 足厥阴肝经穴

    ...禁,灸七壮,小儿灸一壮。又尿血灸随年壮。席弘赋云∶大便秘结宜烧此。百证赋云∶兼照海,善蠲寒证。通玄赋云∶能除七疝之偏坠。天星秘诀云∶兼长强,治小肠气痛。乾坤生意云∶兼三阴交,治小肠气痛。又治一切冷气,...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类经图翼;卷八经络(六);明;张介宾
  • 针灸治要赋——上篇

    ... 太冲、大敦疏肝通经,同治生殖、泌尿系之疾患;  章门、期门疏肝理气,共疗脾胃、肝胆系之不适。  泻曲泉可治痛经、尿闭;  伐太冲能疗崩漏、癫狂。  七情所伤,任脉一经细寻;  虚损致病,阴经诸可辩...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论著及其他
  • 脾俞

    ...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脾俞的配伍:脾俞配章门,为俞募配法,有健脾和胃的作用,主治胃痛,腹胀。脾俞配膈俞、大椎,有扶脾统血,清热止血的作用,主治吐血,便血。脾俞配足三里、三阴交,有清热利湿,...

    词条中医学;针灸学;经穴;足太阳膀胱经经穴;背俞穴;腧穴学;特定穴;背部腧穴;穴位特效按摩
  • 第五节 常见病证的针灸治疗

    ...色黄、咯痰不爽、胸中烦满、咳引胸痛,或见身热口渴、大便秘结、脉骨数、苔黄腻。  治法:取手太阴经为主。毫针刺用泻法,风寒可酌用灸法;痰热可兼取足阳明经,不宜灸。  处方:膻中、列缺、肺俞、尺泽。 ...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教材类;中医学基础
  • 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近况

    ...[21]用针刺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脾气虚加脾俞、章门等,肝郁脾虚加蠡沟、太冲等,配合天枢、关元、气海隔姜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8例,总有效率81.6%。刘立平[22]针刺中脘、内关、天枢、足三里、上巨墟。...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5年第5卷第8期
  • 师瑞华按摩治疗失眠经验

    ...头目胀痛,两肋胀满,腰膝酸软,头重脚轻,口咽干燥,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弦或弦细数。以拇指轻手法按揉肾俞、志室、然谷、太溪、复溜、阴谷,重手法点按肝俞、魂门、太冲、行间、章门、期门,各30s;...

    参考资料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 呕吐内关三里寻

    ...者加阳陵泉、太冲;兼有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者加脾俞、章门。  按:内关为手厥阴经之络,手厥阴经脉下膈而历络三焦,故可宣通上、中、下焦之气机,平冲逆之气。内关可宽胸理气,降逆止呕,是止呕经验;足三里可...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 体针疗法(二)

    ...关、三阴交、太冲。配心脾两虚加心俞、脾俞、神门、章门;肝火上逆加太冲、行间、丰隆;肝气郁结加支沟、阳陵泉。针法视病情虚实,应用不同的补泻手法。作者: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中医疗法;针刺疗法
  • 上纪

    ...,治呕血。上脘配丰隆,治心痛、呕吐。上脘配足三里、章门、阴谷、关元、期门、行间、脾俞、悬钟、承满,治鼓胀。上脘配三焦俞,治胃胀食不化。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任脉、足阳明、手太阳之会。《针灸甲乙经》...

    词条中医学;针灸学;经穴别名;腧穴学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