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200条结果,用时0.104s
  • 温补脾肾化气利水治梅尼埃病

    ...而致清阳不升,痰浊上蒙清窍而发病,“脾肾阳虚,痰饮上逆即为该病的基本病机。因此,笔者临床诊疗该病,主要分两型辨治:  脾阳虚证  以突发或频发眩晕,恶心呕吐剧烈,耳内胀满,胸闷纳呆,头重嗜卧,舌质...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辩证施治
  • 温胆汤临床应用经验

    ...张,休息饮食均无规律,而致胃气失于和降,湿热蕴蒸,痰饮内伏,胃气卜逆而致。取温胆汤清胆和胃,平胃降逆,祛湿化痰之功,取得良好效果。  5癫痫  患者某,男,11岁。2006年3月5日初诊。患者3年前与一男孩打架,...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 旋覆代赭汤加味治噎膈

    ...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主治伤寒表解,中阳气虚,痰饮内聚,胃气上逆证。以上二病例虽非伤寒已解,却为术后脾胃气虚,痰浊中阻,胃气上逆之噎膈证,与旋覆代赭汤证病机相同,故用旋覆代赭汤益气降逆,加二陈汤化...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验案
  • 《本经》半夏功效释义

    ...利,但呕者”。二是痰证,本方祛痰的作用较强,对素有痰饮疾患而外感时,其痰证大多较著,故本品可用于外感表证伴有痰饮者,小青龙汤为其代表方。半夏具有较强的化痰作用,但在《本经》中却未提及,现代药理研究也不...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经典研习
  • 水气凌心证与心阳虚证鉴别

    ...脾,水湿不化,或体胖痰多,或饮食肥甘,滋生痰涎,使痰饮停留中焦,上干于心,则痰饮内阻于心。正如《不居集》云:“盖痰之生也,多由于脾,而虚损之人,未有脾气不虚者也。脾气虚则不能致精微于肺,以化其津液...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 中西医结合治疗美尼尔氏病

    ...:“心下有支饮,其人若冒眩,泽泻汤主之”。“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茯苓桂枝甘草汤主之。”饮停于胃则心下痞坚;清阳不开而巅眩;胃气上逆而呕吐。苓桂术甘汤具有温阳蠲饮,腱脾利水的作用,是治疗痰饮的基础方...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4期;其他
  • 论产后三冲、三急及新产三病的辨证施治

    ...肠燥涩,其气上逆,呕吐不食。亦有因胃气虚寒,食滞、痰饮内阻所致者。治疗大法:因于寒者,温胃止呕;因于食滞者,健脾和中;因于痰者,祛痰降逆。2.1.1温胃止呕法用治于胃气虚寒之证。《傅青主女科》云:“产后劳...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7年第3卷第3期
  • 吐蛔

    ...逆,加白芍、附子。又镇逆方虽小效,究是强制之法,凡痰饮都是浊阴所化,阳气不振,势必再炽,仲景谓饮邪当以温药和之,前方劫胃水以苏阳,亦是此意,议用理中汤,减甘草之守,仍加姜附以通阳,并入草果以醒脾,二服...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临证指南医案;卷四
  • 蔡秋杰:张仲景运用半夏浅析

    ...。  1.2平喘咳  半夏辛温,善化痰消饮,宜用于阴寒痰饮犯肺所致的诸咳喘证。《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治疗咳喘运用半夏的方剂共计10首,附方3首,皆重用半夏。仲景通过对半夏的不同配伍,发挥半夏化痰去饮、止咳平...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 四、中医内科疾病症状学要点

    ...,脉弦者,为胆胃郁热。呕吐清水痰涎:多为胃气虚寒或痰饮内阻。呕吐出如阳尘水、赤豆汁样血性内容物或伴柏油样黑便者,属血证吐血的主要症状;若见于中风、肺胀的病程中,多属垂危之兆。呕吐而二便闭者,为关格、癃...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教材类;中医内科学;总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