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80条结果,用时0.238s
  • 《内经》谈影响情志的十种因素

    ...致疾病在《内经》中论述非常详细,“怒伤肝、“喜伤心、“怒则气上、“喜则气缓等经典的论述,被后世病因学说广泛引用。但对于疾病导致情志异常的内容,后来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素问·藏气法时论...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文化
  • 江乐:养胎育婴都须调护神气——浅析中医儿保中的心身医学思想

    ...整体,从而创立了精神致病理论。《内经》中“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论述就是这一理论的高度概括。中医的病因学一直认为七情失调是重要的发病因素之一,即使六淫为患也常有精神因素掺合在内。针...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 肝郁并非尽皆疏肝医案3则

    ...因并非郁怒《,内经》曰“: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喜伤心”。本病是由其母逝,悲伤过度,使肺气郁闭,肺气不宣,金不制木而致肝木横逆。故其本在肺,其标在肝,治当宣肺以疏肝,佐以活血祛湿。方用麻黄汤、失笑散、藿朴夏...

    参考资料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 精神因素与疾病康复

    ...形象地说明了精神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祖国医学中“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就是用中医的观点对精神因素致病的高度概括。现代西医也研究证明,精神因素确实可以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7A期
  • 古代中医治疗儿科心理疾病医案举隅

    ...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提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中医药学这一伟大宝库中,不仅蕴藏着十分丰富的防治疾病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而...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医儿科杂志;2006年第2卷第5期
  • 浅谈“治未病”与中医健康教育

    ...未病先防情志宜调摄。《素问》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说明精神的损伤与致病的关系,异常情志刺激,正气内虚而易招外邪致病。“清静则内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12期
  • 第一节病因

    ...内脏各有所主,扰乱气机也各不相同。如《内经》所说: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忧思则气结等。由于脏腑内损,精气不能上注于目,可使目失濡养;...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教材类;中医眼科学;第四章 病因病机
  •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与护理

    ...情志护理  中医强调七情致病,指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说明精神愉快、身体强壮的人气血畅行,较少出现病变,反之则气血留滞,就...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2年第9卷第6期
  • 浅论高血压病与中医心身医学

    ...内经》则提出“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喜伤心”、“忧伤肺”及“喜怒不节必伤脏”等七情内伤学说。中医心身医学积几千年的医疗实践,现已形成一套较成熟的心理治疗经验,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1...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 张明雪刘宁:中西医学对心身疾病的不同认识

    ...心理因素导致生理病变(情志致病),如“怒伤肝”、“喜伤心”、“怒则气上,喜则气缓,……”同时也强调生理的改变导致情绪的变化,如“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学论文;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