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200条结果,用时0.037s
您是不是想找:
  • 胃热渴

    拼音:wèirèkě胃热渴证名。因脾胃实热灼津所致口渴之证。见《圣济总录》卷五十九。证见胸膈烦闷,口渴引饮。治宜清胃生津,用猪肚丸、赤茯苓散、玉女煎等方。

    词条中医学;中医证名
  • 舌起芒刺

    ...所生部位区分邪热所在,如舌尖芒刺为心热,舌中芒刺为脾胃热,舌边芒刺为肝胆热。

    词条中医学;舌诊;中医诊断学;望诊;舌象
  • 溃疡病急性穿孔

    ...急腹症之一。属中医学胃脘痛、厥心痛的范围。多因平素脾胃虚弱,复加肝气犯胃,饮食不节,情志不畅,气血骤闭而发。症见胃脘部突发性剧痛,迅及全腹,腹硬拒按,自汗出,四肢厥冷,恶心呕吐,气促脉数或脉微欲绝,舌...

    词条
  • 标本同治

    ...如气虚感冒,可以解表与益气两法合用。又如温热病中,脾胃实热不解而致阴液大伤,可以泻下、滋阴两法合用。

    词条中医学;治疗原则;针灸学
  • 芒刺舌

    ...所生部位区分邪热所在,如舌尖芒刺为心热,舌中芒刺为脾胃热,舌边芒刺为肝胆热。

    词条舌诊;望诊;中医学;中医诊断学;舌象;舌质;舌形
  • 白苔双黑舌

    ...,中焦不通所致;如见白苔黑干者,此为寒邪化火,热阻脾胃实热证,宜予细辨(见《伤寒舌鉴》)。

    词条中医学;舌象;中医诊断学
  • 红中通尖黑干舌

    ...红,中央有黑干苔通尖之象。为脏腑实热之候,尤以心肺脾胃为甚,急用清热泻下,以解里热(见《伤寒舌鉴》)。

    词条中医学;中医诊断学;四诊;望诊;舌象;舌诊;舌苔;舌质;舌色
  • 莲肉粥

    ...,川椒1钱(炒出汗,去目闭口者),糯米5合。功效:补脾胃,养心肾。用法用量:上为末,以米合和相得,入猪肚内缝合,勿令泄气。以水5升,用砂锅内慢火煮令极烂,空心服之,次饮酒3-5杯。附注:本方名莲肉粥,但方中无...

    词条中医学;方剂学;方剂;食疗;养生粥
  • 中黄汤

    ...芦根各45克制法:上八味,哎咀如麻豆大。功能主治:治脾胃实热,眼目赤涩疼痛。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

    词条中医学;方剂学;方剂
  • 参苓归元膏

    ...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平补,调和脾胃。用于脾肾两虚所致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胃纳减退。规格:每瓶装120克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15克,一日2次。禁忌:儿童禁用;湿热证及外感发热、实热证...

    词条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