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200条结果,用时0.12s
  • 实呕·肝气犯胃证

    ...·肝气犯胃证的治疗:治法:实呕·肝气犯胃证治宜舒肝和胃,降逆止呕。实呕·肝气犯胃证治宜疏肝理气,和胃止呕。方药治疗:实呕·肝气犯胃证可用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加减治疗。前方中厚朴、紫苏理气宽中;半夏、生姜、...

    词条中医内科学;中医证名;中医学;中医诊断学;呕吐;实呕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35例

    ...鼓肠是异位妊娠重要兼症之一,在方中加生大黄既能通肠和胃,宣畅气机,止血,有利于疼痛的缓解,又有利于活血化瘀药更好发挥作用。因大黄既能通腑止血又具有活血作用,对腹腔瘀血的吸收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无论腑实...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11期
  • 第四节呕吐

    ...多为病理反应,可用降逆止呕之剂,在祛除病因的同时,和胃止呕,而收邪去呕止之效。但若属人体自身祛除有害物质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如胃中有食积、痰饮、痈脓而致呕吐者,此时不应止呕,待有害物质排除,再辨证治疗;...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教材类;中医内科学;第四章 脾胃肠病证
  • 李乃庚主任医师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经验

    ...复感温燥之邪,留恋日久,耗灼肺胃之阴。拟养阴润肺,和胃降逆。处方:南沙参10g、大麦冬10g、甜杏仁10g、五味子5g、枸杞子10g、姜竹茹5g、橘皮5g、炙款冬花10g、炙百部10g、枇杷叶(布包)...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医儿科杂志;2007年第3卷第1期
  • 沈英森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

    ...养阴碍胃。若食滞胃脘,常用保和丸或枳术导滞丸以消食和胃。沈教授十分重视作为后天之本的胃在扶助人体正气,提高人体免疫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尤其在大病久病之后,顾胃气,养胃阴就成为影响疾病转归和预后的关键因素...

    参考资料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 陈宝贵临证经验大柴胡汤加减治胆囊炎

    ...中实痛,与枳实相伍可以理气和血,以除心下满痛;半夏和胃降逆,配伍大量生姜,以治呕逆不止,共为佐药。大枣与生姜相配,能和营卫而行津液,并调和脾胃,功兼佐使。总之,本方既可和解少阳,又可内泻热结,使少阳阳...

    参考资料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 中西医结合诊治慢性支气管炎的研究进展

    ...益气通腑法,均取得良好的疗效。潘红斌[15]采用健脾和胃化瘀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50例,用二陈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疗效显著。万文容[16]采用辛温通络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显著。梁巧霞[17]用...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9年第9卷第4期
  • 中医内治肛瘘何需再愁

    ...人。凡气血虚弱者,宜补养气血,凡脾胃虚弱者,宜理脾和胃,凡肝肾不足者,宜补养肝肾等。但在毒邪未尽的时候,切勿早用补法,以免病邪内蕴,久而为患。  二、内治法的具体运用  上述消、托、补三种方法,是治疗...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 颜正华辨治痞满经验探析

    ...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根据部位的不同,痞满可分为胸痞和胃痞两类。颜教授认为,痞满的病因可概括为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内因包括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嗜酒无度,肝气郁滞,忧思伤脾等;外因包括感受外邪,邪盛入里等...

    参考资料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 实痞

    ...气为主。如饮食寒凉伤胃痞满或疼痛者,可用大和中饮或和胃饮等方;寒滞脾胃而痞者,用厚朴温中汤等方;停痰而痞者,用二陈汤或橘皮半夏汤等方;大便气秘上下不通而痞者,用河间厚朴汤等方;肝气郁结而痞者,用枳实消...

    词条中医内科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学;中医病证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