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00条结果,用时0.087s
您是不是想找:
  • 中西医结合治疗化疗性恶心呕吐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通过对30例肿瘤化疗患者使用耳贴与针刺配合西药,观察患者使用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症状。方法观察化疗患者恶心、呕吐60例,30例治疗组使用西药止吐药物同时配合耳贴针刺,观察组30例仅用西药止吐药物,同时...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10年第6卷第4期
  • 颊车

    ...0.5~0.8寸,以治上下牙痛,局部酸胀并向周围扩散。采用针刺方向直指病所,治疗上、下牙痛,局部有酸胀感,并向周围扩散。治疗上、下牙痛时针尖应刺向上齿或下齿;治疗咬肌痉挛时针尖宜向上刺。直刺0.3~0.4寸,局部酸胀...

    词条十三鬼穴;经穴;中医学;针灸学;人体部位名;足阳明胃经经穴;腧穴学;面部腧穴;穴位特效按摩
  • 太白

    ...穴艾灸10分钟,经治疗后大便转为正常。对血糖的影响:针刺太白对血糖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因针刺手法不同而有不同效应,如以烧山火手法则可见血糖上升,以透天凉手法则可见血糖下降。治疗脾虚腹泻:据报道,取太白、...

    词条中医学;经穴;针灸学;足太阴脾经经穴;原穴;腧穴学;特定穴;输穴;足部腧穴;穴位特效按摩
  • 皮肤针

    ...。”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上述诸法同属浅刺皮肤针刺方法。《黄帝内经素问·皮部论篇》说:“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十二皮部与经络、脏腑联系密切,运用皮肤针叩刺皮部可激...

    词条分类词条分类;皮肤针
  • 天枢

    ...阳明胃经的循行路线上行至不容穴。针尖略向水道穴方向针刺,针感可沿足阳明胃经下行至归来穴。灸法:艾炷灸5~7壮,或艾卷灸10~15分钟。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艾炷灸或温针灸5~10壮,艾条灸15~30分钟。注...

    词条中医学;经穴;针灸学;运气学说;足阳明胃经经穴;腧穴学;募穴;特定穴;中医基础理论;上腹部腧穴;穴位特效按摩
  • 长溪

    ...阳明胃经的循行路线上行至不容穴。针尖略向水道穴方向针刺,针感可沿足阳明胃经下行至归来穴。灸法:艾炷灸5~7壮,或艾卷灸10~15分钟。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艾炷灸或温针灸5~10壮,艾条灸15~30分钟。注...

    词条中医学;针灸学;腧穴学;经穴别名
  • 长谿

    ...阳明胃经的循行路线上行至不容穴。针尖略向水道穴方向针刺,针感可沿足阳明胃经下行至归来穴。灸法:艾炷灸5~7壮,或艾卷灸10~15分钟。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艾炷灸或温针灸5~10壮,艾条灸15~30分钟。注...

    词条中医学;针灸学;经穴别名;腧穴学
  • 谷门

    ...阳明胃经的循行路线上行至不容穴。针尖略向水道穴方向针刺,针感可沿足阳明胃经下行至归来穴。灸法:艾炷灸5~7壮,或艾卷灸10~15分钟。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艾炷灸或温针灸5~10壮,艾条灸15~30分钟。注...

    词条中医学;针灸学;经穴别名;腧穴学
  • 皮肤针

    ...。”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上述诸法同属浅刺皮肤针刺方法。《黄帝内经素问·皮部论篇》说:“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十二皮部与经络、脏腑联系密切,运用皮肤针叩刺皮部可激...

    词条中医学;针灸学;针灸工具;刺法灸法学;皮肤针
  • 大横

    ...有效20例,无效6例,无不良反应。治疗尿失禁、尿潴留:针刺大横得气后,施提插捻转补法,留针30min,间歇行针2~3次,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驱蛔:针刺大横穴有一定的驱蛔作用。现代研究证明,针刺大横穴对儿童肠道蛔...

    词条中医学;经穴;针灸学;足太阴脾经经穴;腧穴学;特定穴;交会穴;腹部腧穴;阴维脉交会穴;穴位特效按摩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