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900条结果,用时0.115s
  • 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小儿多动症50例疗效观察

    ...扰别人,说话过多。2治疗方法治疗组:予以平肝熄风、清热化痰、宁心安神之法,处方以天麻钩藤饮为基础。组方如下:天麻10g,钩藤10g,生石决明(先煎)20g,蝉蜕10g,栀子10g,黄芩9g,川牛膝5g,杜仲lOg,益母草9g,桑寄生9g,...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药物与临床
  • 白及配地榆临床运用体会

    ...示:支气管扩张。中医诊断为咯血,证属肺热壅盛。治以清热化痰,降气止血。处方以泻白散加减:桑白皮、地骨皮、黄芩、浙贝母、栀子各20克,甘草10克,白及30克,地榆25克,丹皮15克。水煎分3次服。本方以泻白散加减清热...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

    ...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服用中药,治以清热化痰,宣肺止咳之法,配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对照组42例单纯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年第2卷第6期
  • 魏品康运用对药治疗咳嗽经验总结

    ...有川贝母与浙贝母之分。川贝母味苦、甘,性微寒,功能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浙贝母味苦性寒,功能清热化痰、开郁散结。两者虽都能止咳化痰,但临床应用各有所长。川贝母偏于润肺,润肺止咳力强,常用于内伤...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 咳嗽临床治验举隅

    ...必顺其气也。方中以胆南星为君,取其味苦、性凉,功能清热化痰,治痰热之壅闭。以黄芩、瓜蒌为臣,黄芩苦寒,善能清泻肺火;瓜蒌甘寒,长于清肺化痰,二者合用,泻肺火,化痰热,以助胆星之力;治痰当须理气,故以枳...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 第三节瘿痈

    ...等热象;苔薄黄、脉浮数均为风热上壅之象。治法:疏风清热化痰。方药:牛蒡解肌汤加减。(二)气滞痰凝颈前肿块坚实,轻度胀痛,按压肿块疼痛反射至后枕部;有时伴见喉间梗塞感;苔黄腻,脉弦滑。辨证分析:内有肝郁...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教材类;中医外科学;第三章 瘿
  • 中药贝母的临床应用和药理作用研究

    ...味大苦,入手太阴、少阳、足阳明、厥阴经。浙贝母具有清热化痰,散结解毒的功效,用于风热咳嗽、肺痈、喉痹、瘰疬,疮疡肿毒等症状,内服煎汤或入丸、散,外用研末外敷。2贝母的临床应用2.1《本草纲目》中贝母可以用...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9年第7卷第1期
  • 散癖汤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气滞痰瘀型)临床研究

    ...诊断:乳癖,证属:气滞痰瘀,治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清热化痰、软坚散结,方选散癖汤治疗。服药2个月后,乳房肿块及乳房胀痛等症消失,乳腺红外线扫描复查示:双乳正常,随访3月无复发。  5讨论  乳腺小叶增生症是...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7期;中医中药
  • 蒿芩清胆汤治疗内科杂病临证体会

    ...共解少阳胆热;复用温胆汤(以枳壳易枳实、赤苓易茯苓)清热化痰、和胃降逆:碧玉散清利湿热、导邪下行。笔者应用蒿芩清胆汤治疗少阳湿热痰浊所致的内科杂病取效良好,现介绍如下。1脑鸣案例1:患者,男,62岁,2007年3月1...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药物与临床
  • 六 止咳化痰平喘药及方剂

    ...味:甘、寒。  归经:入肺、胃、大肠经。  功能;清热化痰、宽中散结、润肠通便。  主治及应用  1.肺热咳嗽,痰黄稠难咳出;肺痈咳吐脓血。常合知母、浙贝母、银花、鱼腥草。  2.胸痹胁痛。常合薤白、半...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教材类;中医学基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