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00条结果,用时0.169s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37例

    带状疱疹(herpes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初次感染表现为...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5年第4卷第7期;中西医结合
  • 闪火灸法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袭人体后引起的皮肤感染,临床可见密集成簇的水疱聚集一处或数处,沿神经走向,呈带状分布,局部灼热剧痛,多见于胸胁、腰胁部,部分合并面神经麻痹,神经痛后遗症。属于中医缠腰火丹...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2期
  • 带状疱疹的综合治疗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带状疱疹的综合治疗。方法36例带状疱疹患者,均给予抗病毒抗感染、营养神经药物及提高免疫力药物进行综合治疗。结果36例患者全部治愈,治愈率100%。自出疹至皮疹消退时间平均(7.5±1.2)天。1例后遗神经...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4年第3卷第11期;论著
  • 重症带状疱疹与年龄的相关性探讨

    带状疱疹祖国医学称之为“缠腰龙”,俗称“蜘蛛疮”,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1]。我院皮肤科1998~2005年共收治重症带状疱疹66例,现将其临床表现与年龄的关系进行回顾分析。  1临床资料  1.1...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4期
  • 瓜蒌散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研究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快速止痛,缩短病程,减少神经疼痛后遗症。方法在传统辨证分型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瓜蒌散(瓜蒌仁30g,瓜壳20g,生甘草10g,红花10g)。结果通过临床观察对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8年第6卷第6期
  • 亨特氏面瘫后遗症的隔蒜灸疗法

    ...恢复,面部六大功能自如。  4讨论  Hunt’s面瘫,因带状疱疹病毒侵犯膝状神经节导致面神经支配功能丧失而发,中医归纳为湿毒瘀滞阳明及少阳经筋。因其部位深、范围广,往往难治愈或治疗不彻底,而留有多种神经及肌...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年第2卷第1期
  • 挑治配合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俗称“缠腰龙,因其好发于胸腰部,故中医学称为“缠腰火丹、“蛇丹,其他如颜面、下肢也可以发生,称为“蛇窜疮,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疱,沿一...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7年第8卷第4期
  • 静滴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静滴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用阿昔洛韦静滴法治疗带状疱疹,并与利巴韦林静滴法进行对照。结果经过7d的治疗,阿昔洛韦组(40例),痊愈32例,显效6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95%,疼痛缓解时间为...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2004年第1卷第3期
  • 三叉神经部位带状疱疹的联合治疗效果分析

    ...HospitalofHainanMedicalCollege,Haikou570102,Hainan,P.R.China)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主要侵犯皮肤和神经系统,三叉神经部位的带状疱疹所占比率较小,临床多见于老年人,症状严重、疼痛剧烈...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5年第5卷第3期
  • 中药内外兼用治疗带状疱疹98例

    中药内外兼用治疗带状疱疹98例(pdf)自1996年始,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用辨证施治带状疱疹,具有疗程短,止痛明显,病损部皮肤退疹快,脱屑早,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症状消失亦较快的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9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