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90条结果,用时0.119s
  • 中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思路与方法

    ...黄汤、大补元煎、生脉散等。肾气阴两虚可以同时兼见肝阳上亢,可在原气阴两补的方剂中加入生龙牡、珍珠母,或是在三甲复脉汤、建瓴汤等方中加入参芪。  (一)肾气(阳)虚证  临床表现为倦怠无力,四肢酸困...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 电针加磁珠耳压治疗突发性耳聋14例

    ...61岁;病程最短半天,最长1周。中医辨证:属肝胆气郁,肝阳上亢者4例;肾气亏虚,经络失养者3例;肝肾不和,心两虚者7例。1.2治疗方法电针主穴:患侧听宫、听会、翳风、风池;偏于肝胆气郁,肝阳上亢者配外关、太冲;...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9期
  • 老年高血压病的中医研究现状

    ...血不充;肾精不足、髓海失荣。标实则为邪气实,责之于肝阳上亢,阳化风动,气血上冲;或痰浊中阻,阻塞脉道,上蒙清窍;或瘀血内生,涩滞血脉,气滞血瘀,遏伤脏腑。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心营过劳,心气不足,无力鼓动血...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1期
  • 谢素华:黄褐斑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虚,头面肌肤失濡而致黄褐斑,此乃阴虚复以肝火旺盛,肝阳上亢,火热上炎,熏蒸肌肤,燥热内结所致。此类患者属典型阴虚阳亢,阴阳失调之证。阳盛者泻火,阴虚者补阴。阴不补。阴精不足不能纠正,热不泻,阳亢之证不...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 镇肝熄风汤的临床应用

    ...病因风、火、痰、虚、瘀等因素致病。在辨证论治上,以肝阳上亢证、肝风内动、肝肾阴虚证、瘀血阻络证为主[3]。本方主要是治疗由阴虚阳亢、肝风内动所致的高血压病及脑血管意外(脑血栓、脑溢血)[4]。1.4方解本方...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7年第8卷第13期
  • 临床活用小柴胡汤

    ... 按:本例患者,肝阴不足,风阳偏旺,遇怒激动伤肝,肝阳上亢导致诸症发作。方用柴胡疏肝解郁,黄芩清泄君相二火,白芍养阴柔肝,配生地滋阴养心且制生姜之燥,半夏、生姜、代赭石降逆止呕解郁,钩藤、天麻息风,甘...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验案
  • 围绝经期高血压中医病因病机研究概述

    ...阳失调。肾阴不足,真阴亏损,水不涵木,阳失潜藏,则肝阳上亢,出现血压升高、头昏、目眩、耳鸣、潮热面红、烦躁易怒、皮肤感觉异常,月经失调等。他认为肾虚是妇女围绝经期高血压的根本原因,因此治疗上重在补肾,...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 顾锡镇教授治疗内伤头痛经验

    ...瘀阻,或饮食积滞.痰浊内生,或情志过极,气滞血瘀,肝阳上亢,均可导致头痛的发生。内伤头痛根据其病程长短可分急性发作和慢性发作:急性发作多为实证,主要包括肝阳上亢.痰浊内蕴,气滞血瘀等闭阻脑窍所致;慢性...

    参考资料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 “肝应春”适应性调控机制的理论探讨

    ...、肝两脏共同调节人的情志活动。春季肝脏疏泄太过,易肝阳上亢化火,肝火常引发心火。心肝火旺,多表现为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心烦不寐,甚则哭笑无常及狂乱之症。若肝血虚,血不养心,虚阳外浮,可出现虚烦、失眠...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 中医内科护理学试题一

    ...,舌有瘀点,脉弦涩。此眩晕证属:(D)A.痰浊中阻B.肝阳上亢C.肾精不足D.瘀血阻络E.气血亏虚11.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语蹇,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弦滑。证属:(C)A.元神败脱,神明...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习题集;护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