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200条结果,用时0.101s
  • 多汗症的中药治疗

    ...15g,甘草6g,生姜3片,大枣l2枚,煅龙骨30g,煅牡蛎30g,黄芪15g,白术10g,防风20g,浮小麦20g,麻黄根l5g,女贞子l5g,旱莲草l59。如果汗多者可加五味子l59,五倍子l59;癌症患者加人参159,黄芪加重到509。此方每日l剂,早晚分服...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 十三 固涩药和方剂

    ...精早泄等证,尤常用于小儿遗尿,常配益智仁、菟丝子、黄芪等同用。  2.有补肾助阳作用,常配枸杞子,巴戟天、仙茅、仙灵脾等治疗肾虚阳痿之证。  用量: 3-9克。  使用注意:本品助阳固涩,故阴虚多火,膀胱...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教材类;中医学基础
  • 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卵巢囊肿与子宫肌瘤

    ...甘草6g,昆布20g,玄参10g,鳖甲15g,夏枯草15g,猪苓15g,黄芪15g,党参15g。  上方连服到2003年1月24日。1月25日复诊:1月20日在某医院做B超检查发现左侧卵巢有1.9cm×1.84cm大的囊肿。舌红,苔薄白,脉滑,仍用上方连服到2003年3...

    参考资料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 颜正华诊疗心悸经验总结

    ...清热:五味子敛阴宁心安神;麦冬养阴清心除烦;再佐以黄芪补气升阳;炒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龙骨、牡蛎镇定安神;丹参活血养血、通心络。诸药合用,使心神养而神志定。若心阴不足较甚者,可酌加南沙参、北沙参等补...

    参考资料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 辨证分型治汗证

    ...淡苔薄白,脉细弱。治宜益气养血,固表止汗,可选大补黄芪汤(《丹溪心法》)加减:黄芪、防风、川芎、山茱萸、当归、白术、甘草、五味子、人参、茯苓、熟地黄、肉苁蓉、浮小麦、煅牡蛎。偏气虚,可选玉屏风散加味;...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辩证施治
  • 第三节汗证

    ...药:玉屏风散。本方为益气固表止汗的常用方剂,方中以黄芪益气固表止汗;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益气固表;少佐防风走表散邪,且助黄芪固表。汗出多者,可加浮小麦、糯稻根、牡蛎固表敛汗。气虚甚者,加党参、黄精益气...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教材类;中医内科学;第七章 气血津液病证
  • 儿童多汗症的中医药防治进展

    ...方选玉屏风散;营卫失和证治宜调和营卫,方选桂枝汤或黄芪桂枝五物汤;气阴亏虚证治宜益气养阴,方选生脉散加味;阴虚内热证治宜滋阴清热,方选当归六黄汤、青蒿鳖甲汤。3临床治疗3.1中药内治3.1.1专方治疗樊遂明[10]运...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医儿科杂志;2008年第4卷第3期
  • 佝偻病中医诊疗技术

    ...哭吵者,加夜交藤、合欢皮养心安神;易反复感冒者,加黄芪、防风补气固表。2.脾虚肝旺证[证候]面色少华,神疲乏力,发稀,多汗,纳呆,易惊易惕,甚至抽搐,囟门迟闭,齿生较晚,坐立、行走无力。舌淡,苔薄,脉细弦...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 集方

    ...即桂枝汤加龙骨、牡蛎。酸枣仁汤枣仁甘草知母茯苓川芎黄芪建中汤即小建中汤加黄芪。皂荚丸皂荚蜜丸枣膏汤送。麦门冬汤麦冬半夏人参甘草大枣粳米葶苈大枣泻肺汤葶苈大枣千金苇茎汤苇茎苡仁桃仁瓜瓣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临证指南医案;卷十
  • 第四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寐哭吵,加夜交藤、合欢皮养心安神;易反复感冒者,加黄芪、防风补气固表。2.脾虚肝旺证候:头部多汗,面色少华,发稀枕秃,纳呆食少,坐立、行走无力,夜啼不宁,时有惊惕,甚至抽搐,囟门迟闭,齿生较晚,舌淡,...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教材类;中医儿科学;第九章 肾脏病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