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3939条结果,用时0.09s
  • 竹沥达痰丸

    拼音:zhúlìdátánwán概述:竹沥达痰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记载有此中成药的部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成药的药典标准。竹沥达痰丸药典标准...

    词条中医学;方剂;中成药;中药学
  • 竹沥

    卷三苞木部甘寒无毒。取竹沥法,以青竹断二尺许,劈开,火炙两头盛取用之。如欲多取,以坛埋土中,湿泥糊好,量坛口大小用篾箍二道,竖入坛口,多着炭火于竹顶上炙之。发明竹叶兼行肌表,故能疗疮杀虫。竹茹专清胃府...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本经逢原;卷三苞木部;清;张璐
  • 第一竹沥汤

    拼音:dìyīzhúlìtāng别名:小竹沥汤、竹沥汤处方:竹沥5升,甘草1两,秦艽1两,葛根1两,黄芩1两,麻黄1两,防已1两,细辛1两,桂心1两,干姜1两,防风1两半,升麻1两半,茯苓2两,附子2枚,杏仁50枚。功能主治:脚气。两...

    词条中医学;方剂学;方剂
  • 竹沥饮

    拼音:zhúlìyǐn处方:淡竹沥60毫升粳米100克(炒,以水300毫升同研,去滓取汁)功能主治:治霍乱,狂闷烦渴,吐利无度,气欲绝者。用法用量:上二味和匀,顿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九《医统》卷八十五:别名:防...

    词条中医学;方剂学;方剂
  • 竹沥磨犀角饮子

    拼音:zhúlìmóxījiǎoyǐnzǐ概述:竹沥磨犀角饮子为方剂名,出自《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方。别名:竹沥饮组成:犀角。竹沥2合,犀角。制备方法:上药,捣犀角,于竹沥内磨令浓。功能主治:主治小儿心热,惊悸。主治小儿...

    词条中医学;中药学;方剂;方剂学
  • 口服复方鲜竹沥致过敏性休克1例

    ...一般情况好,饮食、活动正常,临时医嘱给予口服复方鲜竹沥20ml。服药后20多分钟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心悸、头晕、出汗症状。查体:血压60/40mmHg,R30次/min,心率120次/min,端坐呼吸,口唇颜面发绀。律齐。左肺底可闻及湿啰音...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5期
  • 竹沥膏

    ...药部颁标准:拼音名:ZuliGao标准编号:WS3-B-1124-92处方:竹沥膏?30g饴糖500g制法:以上二味,将饴糖置锅催,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1.30(98℃测),再将竹沥油兑人,加热搅拌均匀,使其色泽一致,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1~1.33(98℃),滤...

    词条中成药;中医学;方剂学;方剂
  • 竹沥

    ...甘苦寒滑。清痰降火。(虚者宜与参并行、人参固其经、竹沥通其络、则甘寒气味、相得益彰。)治中风口噤。(经疏云∶中风要药、凡中风未有不因阴虚火旺、痰热壅结所致、如果外来风邪、安得复用此寒滑之药治之哉、痰迷...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本草从新;卷九木部;清;吴仪洛
  • 竹沥运痰丸

    拼音:zhúlìyùntánwán概述:竹沥运痰丸为方剂名,出自《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四方,即《摄生众妙方》卷六方记载的竹沥达痰丸的别名。别名:竹沥运痰丸。组成:姜半夏、白茯苓(去皮)、陈皮(去白)各二两,人参...

    词条中医学;中药学;方剂
  • 竹沥汤

    ...风方风痱第五治四肢不收、心神恍惚、不知人不能言方。竹沥(二升)生葛汁(一升)生姜汁(三合)上三味相和,温暖,分三服。平旦、日晡、夜各一服,服讫觉四体有异似好,次进后汤方∶竹沥(一升)生葛汁(五合)川芎...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备急千金要方;卷八治诸风方风痱第五;唐;孙思邈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