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60条结果,用时0.12s
  • 退法

    ...法为针刺手法名。金·窦汉卿《针经指南》:“退者,为补泻欲出针时,各先退针一豆许,然后却留针,方可出之。”意指退到浅部再略作停留,才可出针。近代退针的方法,一般从深部缓缓退至皮下,留置片刻以待气缓,当针...

    词条中医学;针灸学;针刺方法
  • 民间点穴治病绝招

    ...三、肩背腰臀部四、上肢部五、下肢部第三章点穴手法及补泻第一节常用点穴手法一、武功点穴常用手法二、气功点穴常用手法三、推拿点穴常用手法四、其他点穴手法第二节点穴手法的补泻一、迎随补泻二、呼吸补泻三、意念...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书店;专家医话
  • 推拿补泻手法治疗面神经麻痹40例

    ...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神经炎。近年来,笔者采用推拿补泻手法治疗面神经麻痹40例,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最小年龄15岁,最大72岁,平均44...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推拿疗法杂志;第二卷第一期;经验交流
  • 中国推拿(英汉对照)

    ...诊断、补泻、适应证和忌证等。第二章着重介绍了成人及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从动作要领、临床应和等方面详细介绍,并介绍了手法练习的方法和步骤。第三章介绍中国推拿常用的辅助方法,诸如膏摩、热敷等,以扩大推拿临...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书店;中医
  • 退法

    ...从深部退至皮下出针的方法。《针经指南》:“退者,为补泻欲出针时,各先退针一豆许,然后却留针,主可出之。”《针灸问对》又掺以呼吸,分别补泻,提出:“凡施补泻,出针豆许,补时出针宜泻三吸,泻时出针宜补三呼...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中医词典;字母T
  • 方磊:针灸推拿各自特点与优势比较分析

    ...法的巧妙组合与运用。它根据辨经络、脉象、形神来施以补泻并且利用调节进针速度、针深度、捻转的方向和幅度等方法控制补泻的效果。针刺手法看起来似乎简单,但要是想运用手法达到高一级要求就颇为不易。比如运用透天...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中医述评

    ...、下、重、急为泻,逆、上、轻、缓为补[13]。廖品东《小儿推拿》认为:①轻手法为补,重手法为泻。②频率缓慢的手法,具有补的作用,频率急快的手法具有泻的作用。缓到极点,频率为零,则静止不动的按法“按至则热气...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推拿疗法杂志;第二卷第三期;观点述评
  • 针灸推拿全书

    ...及最新研究资料。第二篇为针法、灸法、推拿手法以及小儿推拿的特殊用穴。第三篇为康复治疗。第四篇为养生保健。本书具有严格的科学性、系统性,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实用性强,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书店;中医
  • 爪法

    ...甲爪掐穴位以便于准确进针的方法。为《针经指南》手指补泻十四法之一。《针经指南》记载:“凡下针,用手揣摸穴处,以指爪切掐其处,针方有准。”源于《黄帝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抓而下之”。后《针灸大成》列为...

    词条中医学;刺法;针灸学;针刺方法;推拿手法名
  • 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的护理

    ...消食为原则。  3.2合理运用推拿手法是治疗的关键  小儿推拿治疗疾病的法则与内治基本相同,要求治疗时抓住疾病的本质,分清标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扶正祛邪,攻补兼施,对症采用相应的推拿手法。治疗食滞郁热...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4卷第5期

相关搜索: